文和帝大清早马不停蹄地将他们全带进宫里分开问话,是为了帮他们查案的吗?
当然不是。
傅长熙在官场厮混的年数虽说只能算是个稚嫩的小官,但他是陈世友教出来的人。陈世友在军中这么多年,别的本事没有,玩弄人心,掏人心窝这种事他是行家。
对于文和帝的心思,他不能说完全了然,但要猜出个八九分,并不难。
他自小就常进宫和太子一块听太傅讲学,文和帝会时常过来考他们学术。
后来,父母不在了之后,兄长们又都被送去了边关,老侯爷那时候在战场上受了伤,被文和帝接进了宫中休养。他便一起跟着住进了宫里。
这么多年了,他依然清晰记得临进宫前一晚上的情景。病榻上的老侯爷精神萎靡,却依旧强撑坐起,仔细嘱咐他,面对文和帝要沉得住心。不可同任何人说他想离开盛京,想查父母身亡之事。
那时候,他日日都在宫中和太子一起,想着在边关的兄长,内心惆怅,可为了老侯爷能早日康复,也不得不忍着自己的性情。
也就是在那段时日里,他微妙地发现了文和帝考他们学术的时候,开始夹带了一些试探。
他会询问自己的志向,会问他对父母亲之死的想法,还会抛出甜枣告诉他倘若他想,身为帝王会助他前去他母亲的娘家查真相。
年少的他,在经历过陈世友磨心的试炼之后,已经能够察觉这些所谓的善意背后的杀意。
明白文和帝的一举一动,背后所隐藏的,全是杀机。
现在也是。
昨夜他刚让秦茂将风声散出去,天还没亮,文和帝便得了消息,并且立刻行动了。
他责怪杨天颖没有将事情早些告诉他,都是摆姿态给他看的——即便是他事先没有做好任何准备,也能将死这些胆大妄为的朝臣。
外室传来了刘瑾谨慎小心的唤声。
“陛下,奴婢将各位大人们问话的抄录带过来了。”
文和帝当即坐直身,双手按在腿上,迟疑了下看向傅长熙,问:“乾阳觉得如何?带回你大理寺看呢,还是在这里。”
带回大理寺,就是告诉朝臣们,他傅长熙站在文和帝立场上了。届时他在明,朝臣们将会把所有劲儿一股脑儿全使在他身上,而文和帝便让他的人在暗中调查。
但是现在明目张胆拒绝文和帝,太明显了。
文和帝不喜欢他这样。
傅长熙躬身道:“陛下觉得如何?”
文和帝面上带着笑,他面对自己的时候永远都是这副温和宠溺的神情,似乎对他任何行为很是容忍。
“案子是你在办,朕是外行,自然是你说了算。”
让人忍不住想在他面前放肆。
太子朱沥就是如此被宠出来的。
可事实呢?
太子最喜欢的杨婷,死了。
他左右寻思了下,目光扫到杨天颖的身上忽然顿住了。
杨天颖一直都特别在意他们的查案进展,但他身份尴尬,文和帝想用他办一些私事,自然不会给他明面上的身份。
“我倒是拿不定主意,子荆兄觉得如何?”
一直垂首立在一边的杨天颖略微显出些诧异,他眉毛弯起,似是不解道:“我?乾阳兄问错人了吧,杨婷的案子倘若需要我帮忙,我自然义不容辞,但殷璃的案子,杨家没有立场,也没有资格插手。”
傅长熙转向文和帝。
“陛下,子荆一直都在努力将功赎罪,且他与殷璃相识,是当年那起案子发生的直接关系者,朝臣们这些话的真假,这世上除了他之外,应当没有第二人能辨得出来才是。”
文和帝沉吟了许久,却是没有立刻表态。
他沉着眼,看着杨天颖低眉顺目的表情,似乎很是犹豫。
傅长熙也转眼看向杨天颖,忽然改了话锋催促。
“子荆,你当真不想知道当年你被关起来的那段时间,殷璃经历了什么?才会选择自尽的。”
杨天颖脸色微微变了。他抬头看向傅长熙。
片刻后,他将自己一直藏着的笑显露了出来,眉眼的锐利也跟着暴露。
“那自然……是极想知道的。”
文和帝闻言,诧异道:“子荆也想参与查这个案子?”
杨天颖道:“陛下,乾阳兄方才说的不错,当年的事情,唯有身在其中之人才能亲身感觉到当时的真相。能辨出真伪的,只有微臣。与其让乾阳兄胡乱去猜测朝臣们的用意,不如让微臣来。”
文和帝犹豫了。傅长熙将他的神色看在眼里,心道他猜对了。
文和帝心中已经有了所谓的真相,让他接手这个案子,不过就是想要控制住他,文和帝之前说出的那句‘你要替我说话’多少已经显露了他的用意。
宫闱私案,真相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处在宫闱中心点的文和帝是如何打算的。杨天颖一旦参与到这个案子里面,傅长熙对外说出来的话,就